一部好电影的背后必然是一套好剧本,就像演戏;一部好剧本的最大出处是改编某作家的一篇小说的内容;好作家写出好小说,大体有两类:一类是亲历亲为,见缝插针;再有就是人家的阅历;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小说是纯粹的做梦凭空编出来的。换句话说,好的内容都是从体验中来的,你的体验足够丰富,你的故事也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单就表现手法而言,要讲好故事,主要有四点:
1、入戏:巩俐为了演《秋菊打官司》,像一个好演员一样,要到乡下去蓬头垢面地呆上半年,以秋菊的身份把自己带进去。像讲故事一样,事先要进入角色,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一份子。
2、气氛:凡是好的故事,都会埋下伏笔。“少年派”让你走进自然、宗教感,从一开始的一幕幕动物场景,到“皮”的印第安生活;Joebesfan举办产品发布会,“文字图表、T恤牛仔裤,在LiveLight、舞台、PPT中以视觉取代”,直到演讲彩排、各种苛刻的细节,都是冲着气氛而来。不要担心“废话”,好故事都是从“废话”开始的,只要连接起来就成了气氛,气氛会把听者带入一种非同凡响的、非同凡响的感情和情感中去,对故事的体会会更深刻、更充分。
3、节奏:听完一个故事或演讲后,情绪波动越强烈,代表内心受影响的程度越高,而这种波动正是演讲者节奏感的掌控(compactcontrol)。很多人说,听马云的现场演讲,很随意,很感性,很励志,但是文字化他讲的话之后,再看,其实是有主题的,有逻辑的,好的故事是引导和激发你的情绪,思想,甚至潜能,而不是告诉你一件事情或者结果,必然会有重心和边缘,有高潮和低谷,传递这种节奏有本身内容的编辑,更主要的还是语气,声调,手势,服饰,眼神等等现场因素,这些都是有主题和逻辑的,
4、结局:每个故事都有结局,不然会被认为是残缺的故事。这是一种具有“教化”成分的人类心理需求。中国风的结尾一般是“王子公主快乐地同居”,能给人满足感和快乐;西方通常以悬疑和想象空间作为结局,因为现实生活充满着无奈,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幻想和期待而“梦想”导向;还有结尾,让人怀念,让人唏嘘,让人看到天地的残缺,让人发现信念,让人感恩。结尾决定了说书境界的高低,其要义在于“概括”,而“概括”则是为了让故事留下点什么。
以上四点做好的剧本才会浮出水面,好的剧本才能拍出更好的作品,来吧!